2021年9月25日,備受矚目的第六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在蘇州順利召開。臨床數據全球首發專場(以下簡稱“臨床首發專場”)作為大會的明星專場已經連續舉辦6屆,在籌備之初便受到各界關注,匯報現場往往一座難求。今年,九個在研和上市新藥驚艷亮相,各期臨床關鍵數據首次對外披露,項目涉及膠質母細胞瘤、鼻咽癌、幼兒輪狀病毒感染、糖尿病和斑禿等相關疾病創新藥最新研發進展,受到與會投資界及醫藥界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與好評。在本次創投大會上,我公司對綠原酸作用靶點發現過程和治療復發膠質母細胞瘤I/II期臨床試驗的進展進行了現場匯報。
膠質瘤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原發惡性腫瘤,其中WHO分級IV級的膠質母細胞瘤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占所有膠質瘤的46%左右。據文獻報道,新確診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位生存期僅有14.6個月,首次復發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位生存期僅有7-9個月。目前的標準治療方案為手術+術后同步放化療+替莫唑胺輔助化療,一線治療藥物只有替莫唑胺一種,對于替莫唑胺耐藥或腫瘤復發的患者常出現無藥可治的困境。“綠原酸”作為治療腦膠質瘤的一類創新藥,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業內廣泛關注。
匯報人:李文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腫瘤綜合治療中心主任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腫瘤綜合治療中心李文斌主任帶來了“注射用綠原酸治療復發膠質母細胞瘤I/II期臨床試驗進展匯報”。I期試驗顯示綠原酸安全性良好、耐受性良好、獲益率高。I期受試者隨訪結果顯示,在3mg/kg(n=9)的劑量下,9位患者的治療后中位OS為21.3個月,遠高于文獻報道的總生存期。此外,李主任還介紹了II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情況、受試者基線特征以及部分II期臨床試驗結果。目前已入組綠原酸組患者52例,CCNU對照組52例。兩組受試者治療療效(治療后總生存期)均遠超過常規治療的中位生存期。綠原酸組受試者預計中位OS已與對照組CCNU對比,已顯示出明顯優勢。II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綠原酸組患者的生存期,包括確診后OS、復發后OS、治療后OS、PFS,均非劣于CCNU組,且其中多項比既往的臨床研究有所延長。此外,綠原酸組的不良反應均為注射部位硬結,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6%,而CCNU組患者有67%出現血小板減少,44%出現白細胞減少,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達50%。綜上,綠原酸的治療效果令人滿意,而且安全性、耐受性較為明顯。